出門前需要檢查輪胎項目:包括輪胎氣壓 (行駛前量測冷胎壓)、胎面溝深 (須超過 1.6mm)、外觀狀況 (龜裂、異物穿刺)、是否有氣嘴蓋 (避免異物卡住氣嘴,導致洩氣)。
什麼時候該檢查輪胎呢?
建議大家每個月檢查輪胎 1 次,或是在每 5,000 公里保養時,請保養廠技師協助確認。
符合法定安全標準胎紋深度必須至少為 1.6 mm;若輪胎未能符合 1.6 mm 標準或者接近不合格邊緣,建議更換輪胎。
輪胎不能有任何胎邊損傷或不規則磨損,才能發揮最佳效能和安全性。
新竹立昇汽車保養廠提醒各位,依據「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」第十四條,汽車行駛高、快速公路,如車輪、輪胎膠皮或車輛機件脫落,或輪胎任一點胎紋深度不足,可依據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」第三十三條處駕駛人新臺幣三千至六千元罰鍰。


行前愛車「五油三水」檢查不能少
五油是引擎機油、變速箱油、動力方向機油、煞車油、汽油,三水則是引擎冷卻水、電瓶水、雨刷水。
高公局呼籲用路人行前一定要做好五油三水檢查。汽車行駛於高、快速公路如發生缺水、缺電、缺燃料等情況,依據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」第三十三條,可處新臺幣六百至一千二百元罰鍰。